智慧赋能齐鲁生态守护-山东农业生态环保学会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团体标准 >> 制标动态
齐鲁网:滨州发现鸟类"新住户"!保护区监测到5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发布时间:2025-07-15  阅读:2次

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19日讯 近日,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服务中心联合滨州市野生动植物调查团队完成了2025年春季鸟类调查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在为期25天的调查中,近百名专业人员共同见证了保护区鸟类资源的繁荣景象,多项观测记录创下历史新高。

“鸟浪”奇观震撼登场 水鸟数量破十年纪录

本年度黄渤海水鸟同步调查数据显示,保护区共记录到水鸟6目11科57种,数量高达29556只,创下近十年来的最高纪录。其中,鸻形目鸟类以98.8%的占比成为绝对主力。从单个鸟种数量来看,与国际湿地《全国水鸟数量评估》第五版(WPE5)公布的全球种群数1%相比较,共确认黑嘴鸥、大滨鹬、白琵鹭、红腹滨鹬等6种水鸟达到1%标准。其中大滨鹬数量达8802只,占全球种群数的3.03%;红腹滨鹬3223只,占比高达5.97%。

鸟类“新住户”频现 物种多样性再创新高

本次调查共记录鸟类17目46科112种,其中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胸鹀、黑嘴鸥、遗鸥等5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游隼、白琵鹭、黑鸢等19种。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调查中发现了红胸姬鹟、栗背短脚鹎等滨州鸟类新记录;赤腹鹰、栗背灰斑鸠等保护区新记录。这些发现不仅丰富了当地鸟类物种库,更为区域生物多样性研究注入了全新活力。

猛禽迁徙盛况空前 观测记录屡破纪录

保护区此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猛禽迁徙盛况。调查人员记录到凤头蜂鹰、游隼、黑鸢、鹊鹞、普通鵟等14种猛禽,总数超过200只。其中,单日观测到普通鵟70余只、凤头蜂鹰80余只,不仅刷新了保护区纪录,更创下滨州市同周期内猛禽观测数量之最。这一现象打破了以往保护区猛禽罕见的传统认知,展现了生态系统健康度的显著提升。


这些优异成绩的取得,既得益于调查团队专业的监测能力,更是多年来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坚持生态保护修复的成果。通过持续开展湿地修复、减少人为干扰等措施,保护区为候鸟提供了理想的栖息环境,也为我国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研究提供了重要案例。“生态好不好,鸟儿最知道”,如今这些“空中精灵”用翅膀为滨州的生态保护工作投下了最好的“赞成票”。


  • 电话:400-1167-938  手机:400-1167-938

    邮箱:SSEEP_1988@163.com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闵子骞路17号

  • 微信

    公众号

    微信
    抖音

    抖音

    抖音

保存图片,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hk314968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